减了8.8万亿元,多了9000万户-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  |  2022-06-10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
5月26日,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一家服装企业工人生产出口到海外的服装。今年以来,当地政府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减税降费、资金扶持等各项政策。新华社 梁孝鹏/摄


    中国政府致力于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取得了显著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8.8万亿元,宏观税负从2012年的18.7%降至2021年的15.1%。受益于减税降费等政策,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激发,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累计达到9315万户,年均增加逾千万户。

    这项政策的受益者分布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自2016年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每年都会开展一次企业成本调研,最新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企业纳税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年均下降0.87个百分点,超过66%的样本企业的平均税负已低于5%。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2020年的一次调查结果同样表明了这项政策的效果:在各项相关政策中,中小企业认为成效最大、反响最好、落实最到位的是减税降费。

    “放水养鱼”才能水多鱼多。10年,减了8.8万亿元的税费,中国市场多了超9000万户企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志勇表示,减税降费政策受到市场主体的普遍欢迎,是因为市场主体对于减税降费政策的获得感更强。

    为了解决市场主体的困难问题, 可供选择的宏观支持政策包括大规模投资、发放消费券和减税降费。这是一道选择题, 经营者多选择减税降费。杨志勇说,减税降费在3个选择项中脱颖而出,并不是政府安排的结果, 而是企业的选择,是市场主体的选择。这进一步说明减税降费政策对市场主体是最有利的政策。

    大幕拉开

    全国工商联曾发布一份调研报告,认为2017年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前三大影响因素是用工成本上升、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由此,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全面推广营改增,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增值税税率,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制造业等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10年间,一场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税制改革深入经济社会“肌体”,也催生了税收征管模式、征管方式的重大变革。在这背后,透露的是一个大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历程。

    这场宏大的税制改革是从增值税拉开帷幕的。2016年5月1日,我国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温州商人陈生当日零点在北京民族饭店开具了中国餐饮住宿业首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天,征收了66年的营业税告别中国税收舞台。

    这场被称为“中国税制分水岭”的重大改革,涉及近1600万户企业纳税人、1000万自然人纳税人,当年便直接减税超过5000亿元。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当年评价,中国全面实施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政策,完成了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税制改革。

    中国在短时间内顺利实现了超过千万户纳税人的税制转换,实现了四大试点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98%左右的试点纳税人实现税负下降或持平,越来越多的纳税人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减税红利。数据显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一年来,营改增实现减税6800亿元左右,成为2017年之前最大规模的减税措施。

    随后,增值税改革不断深化:增值税税率“四档并三档”,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完善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等,在实现以制造业为主的大规模减税的同时,一个更加公正、简明、高效的增值税制度逐渐成型。

    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全球税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欧文斯指出,中国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出这项改革,应归功于中国政府的战略决策能力,以及中国财税系统高效的执行力。

    大幕拉开后,一次次重大税制改革纷至沓来。比如,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税制改革从根植经济治理深入到嵌入社会治理当中。

    真金白银的获得感

    减税减的是真金白银。10年来,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超过110万亿元,而减税降费占到了近8%。

    不仅如此,与税制改革相适应,借助信息化手段,税务部门持续推动税收征管方式、流程等领域的改革,实现征管效能倍增,为内外资纳税人带来了全新的办税体验。

    以“十三五”时期为例,5年间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取消26种涉税文书报表、60项税务证明事项,对符合规定的增值税纳税人年申报增值税次数由12次简并为4次,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少93%,纳税人报税资料压减50%,年度纳税时间压减超过57.5%……

    今年以来,税费申报表在数据共享、表单整合、税种联动等方面继续优化。在今年举办的“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税务部门又推出减少资料报送等121条便民措施。

    这实实在在提升了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2014年-2021年,税务总局委托第三方机构连续开展了8次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共计调查全国34个省(区、市)40万户纳税人,综合得分由2014年的82.06分提升至2021年的87.2分。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纳税指标排名在前两年提升的基础上,再度提升9位。

    企业最早感受到税改带来的利好。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升股份”)主要合作方为美国特斯拉,销售占比近四成,出口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变速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池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旭升股份董事长徐旭东说,出口退税对于出口制造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关乎企业的生存运转。“近两年,我们累计收到了2.65亿元的出口退税款。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收到4200多万元。”

    不单单是税费优惠政策给力,对税务部门的执行效率,徐旭东也是赞赏有加。

    徐旭东说,旭升股份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得益于国家出台的系列帮扶举措和利好政策,特别是税费优惠政策,让企业大大提升了抵御风险、应对挑战的勇气与底气。

    对于减税降费的作用,杨志勇是这么评价的:减税覆盖面广,任何一个市场主体只要在经营,基本上都可以享受到减税降费的好处。而且,减税降费的力度总体上在加大,不少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到期后延续且得到优化。这样,减税效果总体上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减税降费的“与时俱进”

    减税降费有三种效应,一是扩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二是降成本,三是引导和稳定预期。但任何政策都需要不断优化,否则政策效力难免递减,减税降费同样如此。

    这些年,着眼于经济发展的具体特点,减税降费也在“与时俱进”,比如2021年,“减税降费+缓税缓费”就是涉税政策的新特点。

    与减税降费的直接效果比起来,缓税缓费的作用往往易被人忽视。但事实上在财政紧平衡的状态下,这却更有长远的意义,既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总体上也不会对财政造成太大压力。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表示,这相当于国家给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一笔无息贷款,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

    走进四川金洋康宁硅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冶炼车间,一台台高速运转的硅石冶炼电机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在切割硅石,将一袋袋金属硅装车销往全国各地。如今的忙碌场景总是让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徐联霞回想起去年那段艰难的日子。

    受疫情影响,四川金洋康宁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度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运输费用上涨、产品销售量减少的困境,紧巴巴的现金流让公司经营捉襟见肘。后来,当地税务部门送去了税费缓缴“大礼包”。徐联霞说,截至今年5月,公司已经享受缓缴税费726万元,这笔缓缴的税费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今年,为了松解企业“绷紧”的现金流,除了缓税,从4月1日起,我国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约1.64万亿元。这被业内不少专家认为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政策”。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举措,这项政策可以直接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

    内蒙古绿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智钢说,目前企业正处在生产配套设施建设期间,资金需求量非常大,兴安盟税务局在了解到企业的情况后,根据企业的信用评级和经营状况,梳理出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一时间上门辅导。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留抵退税申请,112万元退税迅速到账,让企业加快了项目落地的步伐。

    建投热力河北清洁供热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热力生产和供应的企业,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资金严重短缺,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在了解该企业面临的困难后,河北高邑县税务局迅速落实政策将“真金白银”退还给纳税人。134.85万元退税款不仅解决了企业员工工资问题,也为企业购买原材料充实了资金,有力促进了公司平稳运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4月1日至5月31日,已有13391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企业账户,加上一季度实施原有留抵退税政策退税1233亿元,累计退税14624亿元。这些政策红利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提振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减税降费等宏观政策综合作用下,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激发,2020年全国共有5.3万户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户数较2013年增长82.8%,减免企业所得税2596亿元。2020年,共有42.7万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减免税额4295亿元,是2013年的1.9倍。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3年的2.08%提高到2021年的2.44%。

    税制改革巧在改制,重在赋能。10年减税降费最终换来了市场主体的成长,换来了税源的更加丰富。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的情况下,政府继续选择用自己的“紧日子”换人民群众的“好日子”,在壮阔汹涌的大海中,中国这艘巨轮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潘圆,宁迪,王国强,李峥苨,李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