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迈向制造强国的蓬勃动力-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  |  2021-09-28作者:常晶

    2020年12月11日,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行,活动为期4天,2557名参赛选手围绕86个比赛项目展开激烈角逐。图为浙江嘉兴技师学院在展示工业机器人。视觉中国供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2020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

——————————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严谨认真、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民族气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战争年代,国家独立与人民解放锤炼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敢于抗战的斗争精神,那么建设时期,伟大事业与伟大梦想则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在以实体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前,涵盖制造强国软实力的工匠精神,是助力时代发展的引擎。

    工匠精神始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悠久的历史文明中,能工巧匠们以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高超技艺,琢刻纹饰了一件件艺术精品。从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炉火纯青”“庖丁解牛”,这些妙语佳句既彰显了工匠们慎始如一的求卓态度,又精确描述了人类追求卓越、成就经典的理想图景。虽然传统的工匠精神在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淡出了历史的视野,然而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伦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革故鼎新的创新理念,工匠精神越发绽放出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高度契合了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在这个珍视卓越品质和个性体验的时代,质量至上、品质取胜日益凝练为新时代的时空坐标,重构着人们的价值认知与审美选择。质量之魂,存于匠心。新征程的工匠精神蕴含着世界工业格局深度变革和中国制造强国战略转型的时代呼声。当前以崇尚品质为内核的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是为中国制造强筋壮骨,为中国品牌凝神铸魂的根本遵循。

    弘扬工匠精神,制度保障是重点。人是制度的产物,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于激发人才的活力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激励效应。作为一种爱业、敬业、精业的崇高品质,从应然的职业理念转化为实然的工作行为,工匠精神需要制度的有效嵌入。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因此,健全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彰显对优秀工匠及其杰出贡献的高度尊重,为劳动者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成为培育工匠人才的必由之路。

    弘扬工匠精神,文化支撑是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文化使然。在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整个社会盛行的是追求速度与数量的粗放文化。在经济发展迈向高级阶段,与之相适应的必然是崇尚质量与效益的精致文化。正是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相交织中,历史的辩证法才会引导我们不断迈向新的发展时期。

    弘扬工匠精神,尊重劳动,尊重人才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高质量发展的筑路人包括科学家、研发精英,也包括掌握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高技能工人。“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是打通科技到产品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制造强国战略的突破迫切需要大量工匠人才为其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撑。人才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高待遇、高报酬,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增强匠人们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才能逐步叫响做实 “大国工匠”的品牌。

    制造强国从表面上看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说它显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文明程度,渗透着社会的文化伦理属性。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飞跃不仅依赖于物质层面的创新驱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层面的强大动力。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的目标需要我们把制造文化放在更高的文化坐标中重构中国精造、中国智造的根基与灵魂。

    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伟大智慧与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开拓,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扉页上书写丰硕的精神丰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所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人人践行工匠精神,才能激发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才能助推中华民族的巍巍巨轮奋勇前进!

    (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讲师)

责任编辑:梁国胜,许革,张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