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提取出土 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博天堂国际

央视新闻客户端  |  2022-12-27

  记者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经过近半年的发掘,近期已经顺利提取出土。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是研究人类在东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证据,这一重要发现,也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郧县人”3号 百万年前人类化石提取出土

  湖北省文物考古院院长 方勤:这个头骨正好在一个地层里面,这个是非常珍贵的,它有清晰的地层。要把它取出来,首先要进行扩方。这个头盖骨旁边还有犀牛的骨架,我们是通过认真地一点点地把周边排除掉,才能把它完整地提起来,保证它的信息最全面最完整。

  今年5月18日,“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在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中被发现。化石位于考古探方坑壁处,距地表仅有0.62米,有一半从岩土中露出,经过考古队近半年的发掘,12月初,这具珍贵的百万年前古人类化石进入提取阶段。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高星:这个头骨,我们现在从出露的部位来说,包括顶骨,还有眉弓前额的凸起状态,包括鼻骨已经显露,左侧的脸,面部的骨骼基本上是完整的,右侧是因为包裹在围岩和土里面。郧县人3号头骨基本没有变形,保留得十分完整。

  经过考古人员仔细剥离,12月3日上午,“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顺利提取出土,放入特制的保险箱存放。

  “郧县人”3号 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头骨

  1989年、1990年,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先后出土2具距今百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被命名为“郧县人1号”和“郧县人2号”。而最新出土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与1号2号头骨出土相距仅约35米,而且保存状况更加完好,是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有望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发展提供一份全新的关键证据。

  专家介绍,关于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目前学术界普遍共识是“非洲走出”说,该假说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类人猿,经过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等演化阶段,到了距今200万年左右,在直立人阶段走出非洲并向世界各地扩散。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高星:距今100万年左右的人类化石非常少,具体到我们中国东亚这个区域,超过100万年的,只有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距今160万年至120万年左右的蓝田人。郧县人就处于一个中间的环节,它是距今100万年左右。后来又有北京猿人,新的测年表明北京猿人可能在距今80万年左右。中间这个环节基本上是靠郧县人这三具头骨在支撑,它应该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过程。

  专家介绍,距今约20至200万年,在这个时间段,人类进化到直立人阶段,郧县人则处于直立人200万年演化历程的关键中间节点上。它的发现,填补了东亚直立人在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猿人之间的长时段演化空白,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高星:郧县人3号头骨应该是欧亚内陆百万年前最完整的头骨,一些测量的数据都非常重要,能够研究当时人类的脑量,像1号和2号头骨就因为压扁了扭曲了,这个脑量不能很好地测得精准,我们3号头骨是完全可以提供非常精准的数据。

  精细化装备让考古发掘犹如“外科手术”

  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正好处于直立人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节点上,研究价值极大。因此对“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的发掘,考古专家就格外仔细慎重。内窥镜、风刻笔等精细化装备成了本次发掘的标配,整个发掘就像一场持续了半年的“外科手术”。

  专家介绍,为了不对化石和周边遗存造成破坏,发掘过程中,考古队为“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定制了硅橡胶外套进行保护,并使用了内窥镜、风刻笔等精细化考古装备,让整个提取工作如手术般精准,精耕细作,逐步将化石从坚硬的原生土层中剥离。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 陆成秋:很多地方都看不到,而且边上还有大量的化石,我们又不能破坏,所以我们要避开那些化石,空间很小,有时候只能用内窥镜,剔一剔、动一动、停一停,确认没有再剔,跟腹腔手术一样的。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高星:包括人类化石和石制品,往往周围都有一些围岩、胶结物,需要把它们给剔除。我们就用这种风刻笔,而且我们发掘很多的用具都是牙医用的,非常精细。这样就保证发掘不对化石、不对文化遗存造成破坏。

  出土后,再经过必要的修复,去除多余的围岩、胶结物以及动物骨骼碎块,“郧县人”3号头骨将被运送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利用高精度ct技术开展断层扫描、数据提取与形态重建等研究工作。另外,考古队还将对“郧县人”3号头骨的形态、年龄、性别与埋藏情况做精细研究,同时对伴生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展开系统观测,借此综合分析“郧县人”的体质特征、演化地位、生存方式等,破译远古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谜团。

  数字化科技助力 高精度复原遗址全貌

  除了对“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展开精细发掘,考古队还在现场搭建起一千多平米的考古方舱,就地开展实验室考古,并且以2厘米为一个操作单元实施精细发掘。而高精度3d影像还原,还实现发掘过程和遗址全貌的数字重建。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方勤:我们把发掘现场变成实验室,我们才能进行精细发掘,哪怕是一个微痕我们都不放过。

  据介绍,“郧县人”3号头骨和相关样品的提取及数字化建模,是本次工作的重中之重。历时半年,考古人员对重点发掘区域、发掘层面,进行了20多次高精度的三维重建,拍摄了20多万张照片。海量的发掘图片、影视与数据资料,实现整个发掘过程数字化复原。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邢松:像这么一个小的范围内,我们大概要拍摄2万多张照片,我们边放大就会展露很多的细节,包括土壤颗粒,动物化石形态,都能够完整地通过三维的方式揭露出来。这里有件貘的下颌,我们看下它的效果,这是整个一件下颌骨,两排牙齿,我们再放大看一下,能看到釉质。

  为了揭开更多的远古谜团,本次考古还组建了多学科发掘研究团队,围绕人类化石和其他遗存,系统采集了1400多份土壤等沉积样品,用于年代、环境、埋藏和残留物的科学分析。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高星:这里边会有人类的工具或者人类牙齿上留下的食物的残留,植物在这个地方现在消失了,人类有的时候砍树摘果子,可能会留下植物的微体化石,这些都会提示当时的环境和人类的食物资源。

  动物化石揭示百万年前“郧县人”生活图景

  百万年前的“郧县人”如何生产?又生活在怎样的自然环境里?解码远古谜团的关键线索,就出现在“郧县人”3号化石的周边。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石制品和古动物化石,百万年前“郧县人”的生活图景,有望逐步揭晓。

  考古专家介绍,学堂梁子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目前共出土包括“郧县人”3号头骨在内的古人类化石、石制品、古动物化石等各类遗物200多件。这些散落的古动物化石涉及多个物种,且以食草类动物居多,一些区域甚至还出现了集中堆叠的现象。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高星:象类、马类、牛类,它自然死亡的话被埋藏起来形成化石,它应该是完整的个体,但是我们看到的都是比较破碎的,这是典型的人类肢解餐食动物以后所留下的。

  伴随动物骨骼,现场还出土了大量石器。专家分析,这些石器很可能就是百万年前“郧县人”狩猎采食所用的工具。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高星:有一些砍砸器、刮削器,它的主要作用,一个是对植物的获取,另外利用这些石器来打猎,大象、犀牛,必须切割搬运回来。所以制作和使用石器是可以确定的当时人的生产生活的行为。

  而在此前的多轮发掘中,学堂梁子遗址除了发现“郧县人”1号和2号两具距今一百万年的头骨化石外,也伴随出土过2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和207件石制品。这些遗存,与此次发掘的3号头骨的埋藏环境、伴生动物群与石制品技术特征均相似,因此,专家初步判断它们属于同一时代。这些动物化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百万年前“郧县人”的生存环境。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高星:当时是温暖湿润的环境,因为这里有些象类、貘,还有大熊猫、金丝猴,这些动物都是喜暖喜湿的。

  另外,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曲远河与汉江交汇的河谷地带,四周是秦岭余脉连绵的群山,这里气候温润、植被茂密、水源充足,考古专家认为,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使得“秦岭—汉水”区域成为人类起源演化的一个重要区域。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高星:在这个区域有130多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秦岭—汉水”这个地区都有人类留下他们的遗产。当时是养育了我们的祖先,现在还照样养育我们今天的人类。

责任编辑:胡庆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