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闪光者

“80后”院士于本水:当代航天青年有“三长一短”-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  |  2022-04-25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88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本水笑称自己是一名即将成为“90后”的“80后”。和年轻人在一起,他讲起中国防空导弹的创业故事,仍然精神矍铄、铿锵有力。

    作为我国著名防空导弹专家,于本水15岁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龄与新中国同龄,他选择将为国铸剑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参与、见证了中国防空导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的历程。

    前不久,于本水来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红旗讲堂”,以“我和防空导弹创业”为主题与航天青年交流,讲述了老一辈航天人为国铸剑的辉煌创业史。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第一任院长。1957年,为培养中国自己的导弹技术人才,国家派出第一批青年学生前往苏联进行学习深造。于本水就是其中一位,他服从国家分配,从原本所学的喷气式飞机设计,转向导弹设计专业。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讲,国家的信念、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于本水说。

    初到苏联读书,他没想到第一节课就遭遇语言“下马威”。

    于本水出生于东北,俄文还算有点底子,但他清晰地记得,那节课讲投影几何,苏联老师授课没有讲义,因为听不懂,笔记也无从下手。

    “只听懂了一些单词,一会水平、一会垂直,相当于用不懂的语言去学一门不懂的功课。”回忆起那段日子,于本水形容是“难上加难”。

    班里的同学帮他记笔记,于本水尝试几次,觉得“这个办法不行”,要想学懂弄通还得自己来。课上,他听懂多少记多少,课下,借同学的笔记逐字逐句地对照摘抄。

    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成功攻克了语言关,“谁旷课了,我还可以把笔记借给人家。”

    苏联留学归来,他马上投入到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红旗1号导弹(543导弹)的仿制工作中。1961年,他被派往沈阳,下厂参与导弹的设计与生产工作。

    他们所工作的地方在沈阳皇姑区的三台子,“可以说是全国最贫困的地方,每月3两油,1斤肉,用钩子钩树叶吃。”

    工作上的情景,于本水更是终生难忘。那时,我国导弹事业可谓白手起家,543导弹是世界水平,仿制难度非常大。他至今记得,当时,很多原材料、原器械在国内是空白,就连不锈钢、镁合金都要从头研制生产;工艺技术也十分落后,对氩弧焊接、滚焊等知道的寥寥无几。

    为国家崛起而读书,异国求学之路,让于本水很早便明白了航天人的精神写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是个大国,不能只买外国的‘鸡蛋’。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养母鸡、下鸡蛋。”

    为了尽快让部队用上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导弹,于本水和同事们星夜兼程、艰苦奋斗,在1964年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防空导弹红旗1号。

    1980年前后,发达国家的空系逐渐从高空向低空转移,国防部第二研究院承接了研制我国超低空导弹武器的目标。

    于本水“二次创业”,担任课题组组长,和红旗1号、2号、3号高空导弹不同,这次着手研制的红旗7号导弹主要打击低空目标,“最低高度是50米,从用雷达发现目标,飞到你头顶上,1分钟的时间必须把目标打掉。”

    除了打赢时间,于本水说,红旗7号导弹还具备设备小型化、填装密度高等特点,这对于导弹的设计结构和工艺技术来说又是巨大突破。

    最终经过8年的努力,1990年12月,红旗7号导弹设计定型,装备了空军和陆军,成为国家低空防御的重要力量,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第二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发技术。1992年,红旗7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红旗讲堂”,于本水就“当代航天青年与老一辈航天人相比多了什么、少了什么?”“建设航天强国还需要什么?”两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当代青年有“三长一短”。

    “一长”是当代航天青年能熟练利用计算机等科研手段,大大缩减了科研时间;“二长”是当代航天青年相比老一辈航天人,具备更高的外语水平,能更好地学习掌握世界范围内各领域的先进技术;“三长”是当代航天青年的整体精神面貌更为朝气蓬勃、思维更加发散。

    “有没有短呢?有。”于本水说,“我们那一代,是艰苦奋斗过来的。”这“一短”,指的就是当代航天青年相比老一辈航天人,少了些许艰苦奋斗和朴素求学的精神。

    他希望当代航天青年能够肩负科技兴军、航天报国的使命,善于创新、勇于创新,老一辈航天人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新一代的航天青年应注重创新与提高。

    “既然加入了航天,就要有能克服一切困难、一切阻力的精神,要有不被现实利益所动的顽强意志。”于本水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国胜,张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