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官帽” 让职称评价回归专业性-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  |  2021-09-24作者:熊丙奇

    历经5年,职称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已完成,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出炉。此次改革令职称评价标准回归岗位需求和实际贡献。近日,山西省发布2021年全省中小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通知,要求校长、园长和各级教研室教研员如果不从事学科教育教学,不得申报正高级教师,同时取消了申报正高级教师的奖励和荣誉要求。(新华社9月22日)

    职称评审,本应以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际贡献为依据,但在过去的职称评审中,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简称“四唯”),看资历、看身份等问题却日益突出。推进职称评审改革,就是要破除“四唯”,关注专业人员本身的能力与贡献。

    以中小学教师评职称为例,以发表论文、获得奖项、行政职务和学术头衔为评价依据,势必促使教师将更多精力用于撰写论文、申请奖项、入围计划、获取荣誉。表面上看,各中小学校的成果丰收,但是,这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什么关系呢?这种评审导向,增加了教师参加职称评审的非教学压力,分散教师的精力。另外,一些不在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凭借行政职务获评正高职称,也是对一线教师积极性的打击。

    将评与用结合起来,体现岗位实际贡献,还可以解决有的人评上职称之后,就不再干活,但凭高级职称获得更高待遇、职称职务“两张皮”的问题。职称评审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回归职务管理和评价。即按职务评聘人才,促进人才在职务岗位上发挥专业才能。

    破“四唯”不是一蹴而就的。“四唯”在职称评审中之所以有“市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上级部门和社会评价学校办学,除了看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就看教师发表论文、申报奖项、获得荣誉头衔等情况,把这作为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成就。教育部门、学校在职称评审时,也就把这些指标分解给教师。

    二是为避免在评审中出现权钱交易、人情关系评审等问题,就需要设置“硬杠杠”,达不到硬条件要求,谁都不行,由此忽视了专业评价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久而久之,这些“硬杠杠”就变为了“唯”。

    推进职称评审改革,就要在这两方面寻求真正的突破。首先,需要扭转短视、功利的观念,不再追求一些显性指标,重视教育的内涵发展。对于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第一位的工作,而很多教书育人工作是难以简单用数量评价的,引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强化过程评价,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教学贡献。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其次,要建立对应专业事务的专业评价体系。有人提出,评职称不唯论文、不唯学历、不唯奖项,但不是不要论文、不要学历、不要奖项。这折射出一种纠结的心态,担心在取消论文、奖项、学历等评审指标后,“人情评审”“关系评审”盛行,从“四唯”演变为大家不愿看到的“唯关系”,出现新的不公平问题,这也是破除“四唯”的最大阻力。虽然教师们反对唯论文、唯奖项等评价,但他们认为有这些“清晰”的“硬杠杠”,让评审公开、透明。

    因此,职称评审改革的不只是评价标准的改革,更是评价机制的改革。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细化职称评审标准,有现实意义,但要落实执行好这些评审标准,还要发挥专业同行评价的作用,用专业标准评价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与专业贡献。

责任编辑:王钟的,杨鑫宇,张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