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团队飙升意味着什么-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  |  2021-10-19作者:樊未晨


    2021年4月16日,在安徽农业大学内,大学生从创客空间的引导牌前走过。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各地大学纷纷开设大学生创客空间,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把打印机缩小到钱包大小并实现随时随地打印、磁悬浮胶囊机器人让胃肠道检测不再痛苦、制成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攻克医学难题……

    你能相信吗,这些既接地气又充满创意的科研成果都来自刚20岁出头的大学本科生。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来自世界121个国家和地区的4347所院校、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加了比赛。那些脸上稚气还未全脱的大学本科生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们中的很多人拥有多项国家发明创造专利,也有不少人创建了公司并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截止到今年,“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举办了七届。记者通过梳理发现,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时,报名参赛的人数为20万,之后,报名人数呈二三倍的迅速增长,第二届就达到了54.5万人,第三届上升到150万人,到今年,报名人数已经升到了956万人。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七年来,累计共有603万个团队项目、2533万名高校学子参与到了这项赛事中来。

    就在今年大赛举办之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出了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财税扶持和金融政策支持,将高校毕业生个人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20万元。

    中央的政策鼓励更多大学生大胆地加入创新创业行列。那么,飙升的参赛人数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此多的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的行列,又会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大赛期间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本科生的创新更接地气

    “我大一就加入了现在的科研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赵嘉伟说,他们团队的参赛项目是应用于胃肠道检测领域的磁悬浮胶囊机器人。与目前普遍存在的胃肠道检测不同的是,他们的胶囊机器人可以在胃部做磁悬浮运动,检测过程可以更大限度地减少被检测者的痛苦和可能出现的创伤,同时还能大幅提升胃肠检测的智能化程度。

    今年大赛的一大变化就是在主赛道新设了“本科生创意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大学本科生的项目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联结得更为紧密。因为“接地气”,他们的创新项目更加让人耳目一新。

    “‘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本科生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根’。因此,本科生的水平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因此我们新设了‘本科生创意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同时,今年大赛增加了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限制,意图就是让那些很稚嫩的、还没有功成名就的在校学生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与有着更多科研积累的硕士生、博士生相比,这些本科生的面孔确实显得有些稚嫩。但是,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年龄小不一定是劣势,他们反而有着无所畏惧的冲劲和闯劲。

    浙江大学的大四学生陈天润所带领的团队发明的便携式自行走打印机goprint,其创意就来自寝室内的一次次天马行空的“海聊”。

    陈天润认为自己是个“比较会搞事情”的人,他觉得打印机不一定非要固定在房间里、也不一定只能打印在a4、b5这样固定大小的纸张上,如果打印机能够随身携带,而且在任何想打印的地方,比如墙面、衣服上,都能打印自己想要的内容,“一定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于是,几个同学在寝室中“一拍即合”,便开始了发明创造。

    这个来自寝室中的创意,最终在今年的“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冲进了最终的冠军争夺赛,与来自国内外的另外5个团队同场竞技,最终获得了年度季军。

    创新创业教育已在高校逐渐走向成熟

    在采访中,很多学生都提到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给自己的帮助。

    如今,随着“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者成功走出校园,很多高校已经形成了很浓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也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

    “我们刚进入大学就有了导师,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课题,会定期跟我们沟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四学生王新阳说,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刚迈入大学就能迅速进入科研状态,为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很多学校有类似的做法。

    南昌大学大四女生刘淼文介绍,自己进入大学后经过选拔进入了学校的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我们这个班最大的特色就是教学模式,我们会很早接触临床,从一进校门就能了解到临床中实际面临的问题和难题。”

    刘淼文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制成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经过几年的研究,刘淼文和她的团队取得了很大的研究突破,现在项目已经拥有技术相关4项授权发明专利、两项正在审批的发明专利、相关sci论文14篇、1项科技查新报告。

    除了帮助本科生尽快在科研能力上提升之外,不少学校也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帮助。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专业的王曲歌介绍,自己所在创业团队的第一批产品就是在学校的共享平台完成的。“我们的项目要创建自己的设备,但需要通过别的设备才能创建出来。这个设备就算买二手的也需要三五百万的投资。”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构建了八大学科交叉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提供研发与测试软硬件平台,用于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和样机研制,同时还有从种子基金到天使基金的资金支持。

    与西安交通大学相同,很多学校出台了众多政策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实际的帮助。

    比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专门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在全校学生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举办“竞先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每一个参加训练计划和比赛项目的学生团队配备专业指导老师,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在此基础上,再遴选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团队组建创新创业训练营,邀请校内外专家指导,帮助大学生团队提升创新创业水平和项目质量。

    “创新创业教育从‘小众’向‘大众’转变,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革新,进而从根本上走出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中庸’的保守文化,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勇于挑战、擅于创新、具备强烈创业精神的新一代青年。”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说。

    据了解,目前全国高校已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累计开课3万余门。各高校聘请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双创”教师,专职教师近3.5万人、兼职导师13.9万余人。因此,一大批“敢闯”又“会创”的大学生正在涌现。

    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颠覆自己

    这么多大学生走上了创新创业的道路,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么多大学生创业有几个能成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这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收获的成长比最终的成功更为重要。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的大三学生范怡然从一进校门就被学校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感染,有了创业的念头。

    当时她的想法非常简单:“我想应该从所需要的不同专业里各找到一个同学,组成团队就可以成立一个公司,然后每个人负责自己那个领域就可以了。”她的理解,就是“在学业之余进行创业”。

    在刚入大学校门的范怡然看来,创业就是一个重量级的选修课。

    带着这样简单的想法,范怡然加入了学校的“创业牛人”潘远志的团队,真的进入团队之后才知道,创业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简单。“时间不是由我来选择的。可能我正有课或者正在复习考试的时候,公司就有业务需要我到银行去办理。”

    范怡然学会了“创业之余学习”,只要稍有空闲,她就会把落下的课程补上或者先把后面的课程预习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本科生创业者都有继续上研究生深造的打算,甚至有的学生已经保送了博士。

    “如果想让自己的团队和公司有一个更好的前景,只有本科所学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在本科阶段就创业、现在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北京理工大学王云川说。

    创业的过程是不断颠覆自己的过程。

    王云川的创业项目是海上智能组网终端。王云川介绍,现在我国大型渔政船有卫星电话,但是小型渔船无法配备,因此,很多小型渔船出海10公里之后就联系不上了。他们的项目就是要改善近海渔船海上通联手段落后的局面。

    “以前我认为从科研到实际应用只有一步之遥,我们研究出来了,渔民的出海条件就改善了。”王云川说。

    而经过创业的历练,王云川明白了要想把理想变为现实还要走很多步,而且每一步都不容易。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吴岩介绍,面向“十四五”,教育部将立足高等教育普及化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高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实践平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敢闯会创”的综合素质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把自己所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寻找创新的新起点——这大概就是大学生身上“敢闯会创”的基因内核。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原春琳,张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