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分享“价值” 体验“共情”

李亚萍:一名乡村“青椒”的成长之路-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  |  2022-09-19作者:李雅娟
李亚萍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受访者供图

    2020年参加“青椒计划”时,年轻教师李亚萍有个极为朴素的愿望:去北京旅游。

    “青椒计划”是友成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于2017年发起的互联网教育公益项目,它为乡村地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提供为期一年的培训课程。学员在一款应用程序上听课、互动、完成作业可以获得积分,积分达到前100名,就能成为“百优学员”。

    李亚萍生在贵州长在贵州,又在贵州省内读完大学,从未出过省。当她听说成为“百优学员”就能去北京研学,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积分最高的100人之一。

    那时,数学系毕业生李亚萍刚来到贵州省雷山县乌空小学,成为一名“萌新”乡村教师。她正面临职业上的困惑。

    那一年,每周三四个小时的网络直播课,不经意间改变了她的生活。

    初来乍到的挫败

    李亚萍面临的形势不算美好:她教小学六年级,学生连基础的加减法都不会做,数学平均分只有9分。学生家长看起来也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把孩子送到学校,其他就不管了。

    在这所村小,全校只有8名教师,李亚萍有时是体育教师,有时是数学、品德、劳技、科学教师。

    新上讲台的教师总是带着一腔热血,李亚萍决心想尽办法,提升学生的成绩。除了上课,她趁休息时间盯着学生背乘法口诀、练习加减法。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生身上了,但令她沮丧的是,学生的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

    而且,她感觉家长对于她的付出似乎并不领情。

    挫败感包围了这名年轻教师。

    初上讲台,李亚萍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上好课、帮学生提升成绩。但在乡村,仅有这些还不够。

    李亚萍没想到,“青椒计划”开设的“家校共育”课程,帮她找到了乡村教师的“正确打开方式”。

    李亚萍根据这门课上学来的方法,每天给学生拍照片、视频并发在班级群里,时不时给家长打电话,聊一下孩子的日常。乌空小学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时老人舍不得话费,孩子没有太多机会跟父母见面、聊天。

    以往,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往往是因为孩子犯了错或成绩不好。李亚萍则主动跟家长分享孩子成长中的细节:孩子帮她拿东西、扫地很卖力、字写得很好……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跑过来,问班主任李亚萍:“老师老师,你是不是给我爸爸打电话了呀?”

    小女孩的爸爸在外打工,李亚萍最近的确给他打过电话:“对呀,爸爸跟你说什么了?”

    小女孩有些不好意思,李亚萍跟着她来到教室外,小女孩小声告诉她:“爸爸说,我学习很努力,以后要继续努力。”

    对留守儿童来说,父母既亲近,又陌生。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认可,一句简单的表扬,足以让孩子们开心。

    通过与家长交流,她也逐渐理解,为什么当地家长看起来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家长眼中,教师就是“教育权威”,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都听老师的。

    “拍视频”也成了孩子们要努力争取的机会,他们知道,表现得好,李老师会把自己拍下来,发给父母看。

    每次拍视频,李亚萍还会让孩子对父母说几句话。李亚萍开始感到,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教师,也是连接家长和孩子的纽带。

    留守一线的困惑

    工作第一年,李亚萍在上课之余还要扮演好“学生”的角色。

    “青椒计划”负责人刘树静说,课程几乎涵盖了学前、小学和初中三个阶段的所有学科,此外还包括师德师风课、教育学理论基础课。课程安排在周一到周六晚上的7点到8点,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三四个直播间同时开播。

    那些夜晚,李亚萍积极听课、互动、完成作业,拼积分。一年结束后,她如愿以偿成为“百优学员”,第一次走出贵州,来到了北京。

    在李亚萍的心目中,“研学”等于“旅游”,学习被她抛诸脑后,她兴奋得像个孩子,一路上有说有笑。

    但那次研学活动中,有一个画面令李亚萍印象深刻,同时也令她困惑。

    一次分享活动中,刘树静讲述一些故事时潸然泪下。刘树静讲述的事情在李亚萍看来实在太过平常,她甚至完全不记得讲了什么。

    在那之后,李亚萍一直问自己:树静老师做公益,这些事情见得多了,为什么还会哭呢?

    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她。李亚萍不爱哭,在她的记忆中,自己除了母亲去世时哭过之外,从没哭过。

    从青椒计划“毕业”后,李亚萍决定继续留在这个项目,寻找答案。

    当李亚萍寻找答案时,何其钢和他的团队成员又在准备新一期课程。

    何其钢是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教育局督导室主任,参与“青椒计划”已有5个年头。何其钢参加这个公益项目,期望“真正为一线教师解决问题”。考虑到大家的实际情况,何其钢不希望上课成为学员的负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何其钢和他的团队花了不少心思设计课程。

    何其钢是英语教师出身,后来“跨界”研究信息技术,曾为“青椒计划”学员讲过信息技术课。但这些专业技术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太难了,大家花两三天做ppt、视频并不现实。

    何其钢希望帮助教师把这些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因此开始研究“极简信息技术”,教老师们用免费的应用程序、小程序,花几分钟就可以做一条视频。

    何其钢和团队成员开发了一门“现代极简教育技术课”,他还整理出《60秒微策略》《极简小妙招》等内容,自费印成小册子,送给“青椒”学员。

    何其钢和伙伴们的付出也得到年轻教师的积极回应。在“青椒计划”上课这几年,何其钢总能遇到让他感动的学员:有位女老师快要临盆了,还在坚持听课;有位男老师的孩子生病发高烧,他一边在医院陪孩子,一边看“青椒计划”结业典礼的直播。

    参与“青椒计划”后,何其钢不时遇到“尺码相同的人”:有的“青椒”学员不希望让何其钢自己贴钱印刷小册子,自发给他转账,100元、200元甚至1000元。

    何其钢读爱因斯坦传记时,看到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细节。爱因斯坦说,我不想做一个成功的人,想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别人有些好奇。爱因斯坦解释说,成功的人,获取的更多,获取名、利、荣誉;成为有价值的人,别人可以从我身上获取。

    何其钢说,这些年在网络上做公益课程,正是这句话激励他至今。

    传递梦想的转身

    在学员们看不到的地方,“青椒计划”的实施者想办法让这个项目更贴近青年教师的需求、更好用。

    这个因互联网而生的项目,本身就带有浓郁的互联网特色。

    “大厂”里常见的“社群运营”等词汇,在“青椒计划”运营者的话语中也是高频词。

    刘树静甚至认为,社群运营是“青椒计划”最大的亮点之一。他们建了“区县群”,汇聚了来自同一个区县的本期学员;还建了学科群,同一学科的教师可以在群里交流教学经验。为了增强受益教师互动,他们还要想办法策划主题活动,“把场域搅动起来”——这也是典型的互联网“黑话”。

    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知识鸿沟”“数字鸿沟”的概念,他们观察到,随着现代技术、数字技术出现,在贫富之间、城乡之间、青年和老人之间逐渐显现出一条“鸿沟”,这条鸿沟将二者之间原有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020年,华为welink团队也加入“青椒计划”,他们除了为讲师、学员免费提供上课平台,还专门针对这一项目开发了定制化的功能,比如听课、作业、互动等活动的记录。

    “我们希望提倡‘数字包容’,不让一个人在数字化的世界中掉队,而青椒计划正是‘数字包容’的实践之一。”团队负责人王俊说。

    “青椒计划”学员大都身处偏远地区,很难接触优质的教学资源,有了这个免费平台,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远方的世界。

    像李亚萍这样的特岗教师都在偏远地区工作,个别教师因为工作中缺乏监督,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但李亚萍不敢懈怠。

    今年7月,李亚萍第二次走出贵州,到成都参加“青椒计划”种子教师研修班。她惊讶地发现,其他“青椒”学员居然那么厉害:有人得过国家级证书,有人出过书,有人在孔子学院当过老师……

    李亚萍的学生也在一点一点进步,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班成绩已经超过全县平均分。有个女生,数学成绩以前在及格线上徘徊,小升初考试时,她考了90多分。

    也是今年7月,李亚萍似乎找到了那个问题的答案。

    在分享活动中,她讲述自己工作中的故事,其他老师听得落泪。听别人的故事,她受到触动,也忍不住泪眼蒙眬。她知道,自己获得了“共情”的能力。

    新学年,李亚萍再次申请做一名助教。在“青椒计划”这个群体中,她感觉“自己被大家包容着,宠爱着”,“通过大家的笑容,知道我也很优秀”。她要把自己在“青椒计划”的收获,再传递下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邱晨辉,张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