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暑期实践是用民汉双语打造行走的课堂-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  |  2022-07-19作者:张文凌



    在墨江联珠镇三小,党晨曦上课前和孩子们对了“暗号”。这个“暗号”就是唱《孤勇者》——一首在小朋友和大人间流行的歌。课堂氛围瞬间进入高潮,大学生和小学生全部沉浸在对“暗号”的欢乐之中。

    党晨曦是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生。7月4日至8日,他和老师、同学一行9人组成的云南民族大学理论宣讲团,前往云南普洱市思茅区和墨江、宁洱、景谷3个县的6所学校、4个村寨,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民法典知识普及以及普通话推广等社会实践活动。

    2016年以来的每个暑假,云南民族大学都要成立这样的民汉双语志愿服务队,组成理论宣讲团,分别前往云南11个人口较少民族与“直过民族”聚居区,用民汉双语进行理论政策宣讲和推广普通话。截至目前,6400余人次大学生在云南各地1330个村寨开展志愿服务,服务时长累计5万多个小时,让当地近6万名群众受益。

    7年来,云南民族大学的志愿服务实践不仅宣讲了国家的相关政策,提升了当地被服务人群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丰富了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更是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志愿服务中,讲好了一堂“大思政课”。

    “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2021年9月,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拉祜族学生李秋姣,入选共青团中央民族团结宣讲“轻骑兵”。

    李秋姣的家乡在云南普洱市孟连县位于边境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她和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只会说拉祜语。直到去县城读书,她才开始学习普通话,并且越说越好。进入大学后,她做主持人,参加演讲比赛并获奖。

    2019年以来,李秋姣多次参加双语宣讲志愿服务,与同学们一起去拉祜族生活的山乡。在这些村寨,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不会说汉语的老人。李秋姣和同学就帮助驻村扶贫工作队翻译民族语言,用拉祜语和汉语给老乡们讲解环保、禁毒防艾等相关政策,解读他们不理解的事物。

    白天,村民都要干农活,大学生志愿者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与大家一起围坐在火塘边交流。“火塘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是一个取暖、照明、做饭、睡卧、聚会议事的重要场所。”李秋姣说,小时候,我们每天都一起围坐在火塘边,听老人讲故事,讲道理。如今,我们在火塘边开夜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村村寨寨。

    为让群众对宣讲内容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同时学会说普通话,火塘夜校采取“文艺 宣传”模式,大家围着火塘跳民族舞、唱民族歌;志愿者用精心制作的课件和音视频,让村民学会用普通话自我介绍、问路、购物、住宿、就医、就餐等;同时,还教村民安装“语言扶贫”app,让他们学会使用普通话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学习普通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志愿者把每天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翻译成民族语言,用村里的喇叭进行广播。无论到哪个村,参加学习的村民人数都超出了志愿服务队的预期,有时现场教学不得不从室内搬到室外,他们学习热情高涨,跟着大学生一字一句地读着简单、常用的普通话,课后不断地问这问那。在他们看来,大学生们讲的课“及时、鲜活、接地气、还想听”。

    “以前不太会说普通话,去外省打工,与人交流很困难,东西不会买,去医院看病也不知道医生说什么。”普洱市澜沧县大山乡的一位村民说,自从参加了学习,并在手机上安装了app后,表达能力提升了,现在和别人交流已经没有问题了。“过去我们看病只敢找会说拉祜语的医生,或者找人帮忙翻译,很受限制。学会说普通话就能享受现在的好生活了。”

    志愿服务的受益者不仅是当地村民,大学生也在民族山乡的生活和同学同研同讲中,被各民族的深厚文化所震撼。

    一次,在孟连县娜允镇贺雅小组的培训中讲到环保话题时,一位村民发言说,《牡帕密帕》(拉祜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注)中说,拉祜族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12种动物把拉祜族的祖先抚养长大,祖先一直教育我们要尊重自然,要懂得感恩。

    “村民智慧的阐释,让我们体会到,各民族一直在用自己的文化和信仰来保护自然,他们对自然、对文化、对一切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对我们启发很大。”李秋姣说。

    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杨浩马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让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含义。

    “社会实践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到基层宣讲党的理论,让我感受到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云南民族大学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杨俊峰说。

    理论宣讲是行走的思政课堂

    “青年成长和发展所需的知识,不仅来自书本,还来自实践。”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春亭说,应用和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云南民族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通晓母语,正是开展民汉双语志愿服务的优势所在。

    在他看来,“理论宣讲就是一个行走的思政课堂”。

    多年的教学,让李春亭感到,目前,以志愿服务为主的实践育人模式在一些高校虽然已初具形态,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脱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脱离等问题,课堂志愿服务教育空位,学生志愿服务缺乏规范的教育引导和培训提升,高校志愿服务与社会衔接不够,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分散、覆盖率低,难以帮助学生真正成长起来。

    “思政课要求高,讲好不容易,单靠思政课教师、第一课堂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李春亭说。

    为解决这些问题,云南民族大学把志愿服务融入课程教育和课外实践,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来有效衔接。将《志愿服务概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面向全校开设《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公共选修课;把志愿服务活动量化计入学分,规定必修学时,推动志愿服务全覆盖。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围绕公益领域创新创业。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性,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这一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强调的是“向下”,不断贴近学生,突出项目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李春亭看来,要根据基层需求组建一支有力的实践团队,让大学生志愿者在用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宣讲中,精准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成为宣讲能手,“培训尤为重要”。

    为此,学校除了进行全员培训、小组试讲、集体评课,还要求宣讲团成员研读经典文献,利用《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等在线资源开展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邀请专业播音员教授学生宣讲技能和普通话发音;在校内和校外开展示范宣讲,在呈贡区乌龙街道挂牌云南民族大学生理论宣讲实践基地,到社区实地宣讲,以此来提高学生宣讲技巧,细化实践环节。

    “这些培训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升了宣讲的效果,形成了良性循环。”李春亭说。

    党晨曦深感受益匪浅。老师教授的资料收集、问卷设计、结果呈现、风险管控科学计划等知识,操作性很强,其他同学分享的经验和成果,对他们帮助很大,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今年暑假的实践活动。

    在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课上,听完宣讲团成员的分享,民族文化学院本科生李娜列感慨地说:“学长们让我们看到社会实践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了乐趣。”

    多年来,云南民族大学以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彰显出了民族高校办学优势,推进了志愿服务与学生专业学习深度融合,构建了“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素养课程”模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运用、巩固提升所学专业知识。各民族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中交往交流交融,以语言相通推进各民族沟通认同。

    目前,《民族高校“双合双循环”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为例》,已入选2021年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反哺专业和课程建设,形成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良性“双循环”。

    多年来,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先后获评云南和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中国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全国学雷锋4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今年4月,云南民族大学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入选2022年“强国有我 ‘核’你一起”千支大学生志愿宣讲团。

    “学生希望到基层了解国家和社会变化,奉献社会、提升自己,依托社会才能讲好一堂大思政课。”李春亭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许革,王聪聪,邹艳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