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卫士守护祖国“心脏”-博天堂国际

——记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一支队

中国青年报  |  2022-07-15作者:郑天然 刘长鑫

    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一支队组织刺杀操训练。武炎龙/摄

    来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一支队当兵前,下士赖伟源从没到过北京,更没参观过天安门广场。2019年新兵下队第一天,当看到营区里不少老兵在为准备执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大任务而“忙碌”着,他觉得“这个支队不一般”。

    用支队老兵的话说,“每一次天安门广场上的重要时刻,都有我们的身影”。支队组建以来,先后圆满完成全国两会、apec峰会、北京奥运会等百余场次重大活动执勤任务,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时刻。“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人民美好生活。”支队长陈攀峰说。

    在这个支队,形势政策教育定期展开,国内外局势是官兵们关注的重点。在当兵前,中队长刘超还没有每天看新闻的习惯,但如今谈起时事热点,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驻守首都北京,保证祖国‘心脏’的绝对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刘超介绍说,大到责任区周边的地形环境,小到通道宽度,官兵们都如数家珍。

    支队的每个中队都成立了“训练攻关小组”,专门组织干部骨干研究训练中的重难点问题。一个小组专攻障碍训练,研究提高跨越障碍速度的方式方法,他们的成果精细到距障碍多远开始助跑、起跳时先迈左脚还是右脚,每个动作都一遍遍“精抠细研”。

    “要确保关键时刻一招制敌,就必须在平时不断挑战极限、精益求精。”支队某中队指导员付正说,支队定期组织“魔鬼周”极限训练、红蓝对抗演练,让官兵们感受实战氛围,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

    在一次“魔鬼周”极限训练中,付正和战友们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背上重达30公斤的背囊开始武装10公里长途奔袭。一天下来,脚底总是起满血泡,有时磨出了血,袜子会粘在脚上。

    起初,也有新兵不太理解训练的严苛,但一次任务中的突发情况,让官兵们看到了精武强能的意义。那天恰逢元旦,一名醉酒男子企图寻衅滋事。执勤战士迅速报告,并第一时间冲上前去,与公安民警将此人制服带离,全程用时不到3分钟。

    2019年,支队担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任务,1000余名官兵连续奋战80多个小时,确保了活动安全顺利。

    去年“七一”,官兵们再次走上天安门广场,执行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安保任务。一夜忙碌后,第二天活动当天,支队某中队指导员樊钊江亲眼看到战机从上空飞过,10万只和平鸽展翅高飞,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樊钊江在人群中兴奋地鼓掌,忍不住热泪盈眶。

    “每一次任务都是一次成长,对国家两个字的理解也就越来越深刻。”樊钊江感慨说。尽管已从军7年,但每每回忆起执行任务的场景,樊钊江仍会激动不已。

    赖伟源也有同样的感受。来到支队后,这名00后小伙儿明显感到自己“变了”,他开始“格外关心国家大事,觉得都和自己息息相关”。2019年秋天,他没能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重大任务。今年年初,赖伟源终于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参加某项重大活动执勤任务。活动当晚,北京上空燃放起烟花,他和战友激动地看着自己忠诚守护的这座城市的夜空被璀璨烟花点亮。报道员以此为背景,为他拍下那次任务中唯一的一张照片。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担负任务的支队官兵虽然身处活动现场,却背对繁华,无法亲眼目睹重大活动的现场。平时,官兵们训练任务繁重,赖伟源来支队3年,除了外出执行任务,很少有机会去看一看北京的风景名胜。

    从支队营区到天安门广场的路,是这名广西小伙儿在北京最熟悉的“风景”。每次踏上这条路线,赖伟源都激动不已,“感觉都像第一次去执行任务一样,无比神圣,非常自豪”。

    他忘不了自己第一次执行任务的场景,那是2020年国庆节,他和战友担负升国旗仪式维护秩序任务。出发前一天,赖伟源格外兴奋,晚上还失眠了。他提前两个小时起床熨烫军装,皮鞋的鞋面被他擦得锃亮。

    分配给赖伟源的任务点位,是背对广场的一个通道位置。“国歌响起的那一刻,真的特别想看一看。”赖伟源说,但他还是把这个念头藏在心底,笔直地站立在哨位上,全神贯注地履行职责。

    这个愿望最终在去年得以实现。2021年“八一”建军节,部分官兵再一次来到熟悉的天安门广场,不过这次的“任务”是观看升旗仪式。那一天,赖伟源和战友整齐列队站在广场正中央,周围挤满了围观的游客。

    国旗冉冉升起,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支队官兵整齐敬礼,吸引了周围人赞许的目光。站在队伍中,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赖伟源心潮澎湃。

    这名00后战士站在祖国“心脏”的位置,自豪地挺起胸膛,庄严地行着军礼,那一刻,他清晰地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使命,“我们为守护首都的平安而来,我们是光荣的忠诚卫士”。

责任编辑:孙庆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