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创新dna存储算法 让敦煌壁画再“活”两万年-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  |  2022-10-10作者: 胡春艳 赵晖
dna存储的敦煌壁画。天津大学供图

     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科学家找到一块有史前蚊子的琥珀,从蚊子血中获得了恐龙的基因,从而让已灭绝了6000多万年的恐龙复活。

    恐龙的生物信息存储在dna中,若干年后被提取并还原出来。这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却也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最近,天津大学一项研究成果让人们离想象又近了一些。该校合成生物学团队将10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dna中,并通过加速老化等实验,发现这些壁画信息在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万年。

    “如果在合适的温度等条件下,保存千万年也是可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说。

    小小的dna却拥有惊人的存储容量

    人类文明进化史,也是一部信息存储技术发展史。

    从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到磁带、硬盘等现代磁光电存储技术,数据存储帮助人类延续了思想,记录下灿烂文明。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让人类能够存储的数据量在几百年内获得了大约5个数量级的提升。到了计算机时代,人类产生的数据呈爆发式增长。

    “全世界都在建数据中心,而数据中心的能耗是惊人的。”元英进说。人们一直在不断寻找更海量、更稳定、更安全的存储方式。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绝妙之处就在于此——最好的存储器或许就藏身于生命体之中。

    自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大自然一直用dna来存储信息,至今已有30多亿年。人类的五官在脸上如何摆放,体内的蛋白怎样合成,眼睛是什么颜色……诸如此类纷繁复杂的人类基因组信息,都记录在比细胞还小得多的dna上,一代代沿用至今。

    不同于各种人造存储设备,dna极其精巧却又如此经久耐用,它存储了亿万年来无数生物的遗传信息,造就生命繁衍、进化演化及生物多样性。

    那么,假如把海量的信息,像存入u盘、硬盘一样,“写”到小小的dna上,岂不是一举多得?事实上,当人类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后,美俄科学家就先后提出了用dna存储数字信息的概念。

    元英进解释说,dna存储相较于磁、光、电等常规的信息存储介质有3个最显著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存储密度高。目前,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将部分经典视频片段存储在dna中,已实现了体积存储密度比普通硬盘高出6个数量级。

    与此同时,存储的信息可用时间非常长。此次研究者将10幅敦煌壁画信息存储在dna中,结合创新的算法,可以实现dna分子在室温下保存超过千年,在9.4℃条件下保存两万年。

    这样的长期保存需要的能耗却很低。元英进认为,dna存储被视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存储技术,已经成为应对数据存储增长挑战的新机遇。

dna存储技术概念图。天津大学供图

       壁画“变身”dna需要几步

    dna信息存储的原理共分两步——信息写入和信息读取。

    这个过程实际上跨越了极难逾越的鸿沟:它打破了有机与无机的界限,连起生命和信息两大系统。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含有“a”“t”“c”“g”四种碱基。如果用数字中的0、1、2、3分别代表一个碱基,就组成了一个四进制的存储方式,类似于计算机采用的0和1二进制代码。

    通过编码转化,“碱基四进制”和“计算机二进制”就可以实现“对话”。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博士生韩明哲解释说,壁画的数字图像本质上就是二进制的比特串,“我们通过编码将这些二进制的比特串,转化为四进制的atgc碱基序列,再通过dna合成技术将碱基序列写入dna中,壁画的数据图像就‘变’为dna了。”

    此前,该团队成功在酿酒酵母中合成了一条额外的人工染色体,并在上面存储了两张图片及一段视频信息,将其称之为“酵母cd”。随着酵母的不断繁殖扩增,数字信息也随之廉价且稳定地复制。

    “我们传代培养酵母到100代,依然可以完美地恢复出原始数据。”元英进说,假如脑洞更大一点,将信息存储到一棵树中,随着树生长千百年,人类的子孙后代都可以随时从这棵树中读取到千百年前存储的信息。

    这一次,这支年轻团队的创新之处在于,能实现更恶劣条件下可靠读取信息。韩明哲说,存了壁画信息的dna,本质上其实跟天然的dna没有什么不同,同样也存在长时间存放而产生的断裂和降解等问题,影响信息存储的长期可靠性,这也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于是,他们设计了基于德布莱英图理论的序列重建算法来解决dna断裂等问题,可以从严重降解的dna样本中,恢复原始的信息。

    为了验证数据的长期可靠性,团队制备了一个没有任何特殊保护的dna水溶液样本,随后在70℃的温度下加速样本断裂、降解长达十周。韩明哲说:“这个过程使得dna片段80%以上都发生了断裂错误,模拟了dna在自然环境下千年万年的降解情形。”

    随后,团队依靠设计的序列重建算法,依然可以准确组装并解码96.4%以上的片段,再通过一种编码方式解决了少量片段丢失的问题,使原始的敦煌壁画图片能够完美恢复。

    dna存储走向实用化还有多远

    尽管dna存储还不被大众所熟知,但它正在努力走出实验室,“距离实用化并不遥远。”元英进说,惊人的数据存储需求是新技术走向市场的最大推动力。

    据国际数据公司估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175zb(1zb为十万亿亿字节)。到2024年,全球将有30%的数字业务进行dna存储试验。然而从目前来看,dna存储想要大规模应用,尤其是在中国实用化还需要突破几个关键瓶颈。

基于德布莱英图理论设计的序列重建算法高效解决dna断裂、降解问题。天津大学供图

    团队分析了当前dna信息存储面临的主要挑战。信息存储成本高、信息读写速度慢,以及无法高效对接现有信息系统是三大主要限制因素。

    根据测算,目前dna存储写入成本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内存的存储成本,而要达到当前数据存储成本还需要降低7-8个数量级。

    “dna信息存储成本在未来有很大下降的潜力。”韩明哲认为,今后可以从优化合成反应、改良芯片结构、替换廉价耗材、优化试剂分配量等方面着手,大幅降低合成成本。

    与此同时,由于信息存储领域市场规模巨大,随着半导体器件、微纳加工在dna信息存储领域的应用,该领域的巨大投入将对dna合成技术产生重大影响,dna合成技术与装备快速迭代升级,也有望使成本快速下降。

    dna信息存储的读取依赖测序技术,与磁、光、电等存储相比,读取速度较慢。目前dna测序仪的读取速度与硬盘相比,还存在3-4个数量级的差距——现有电、磁存储技术通常每秒可读取几十到几百兆字节数据。此外,dna存储的标准尚待建立,面临与现有数字存储系统兼容的问题。

    “dna信息存储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向。”元英进认为,dna存储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庞大冷数据存储的主要存储介质。

    所谓冷数据,就如同档案馆的历史资料,需要把海量信息保存好,但平时又很少去使用。因为这些数据需要长期存储、耗能又大,而电子存储设备的寿命往往只有十年到几十年,并需要不断更新迭代,难以满足冷数据存储的需要。

    dna存储走向实用化仍面临很多挑战。元英进认为,眼下的突破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技术进步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耐心,还需要一点运气。”

责任编辑:邱晨辉,张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