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材料“国家队”设计出有限次使用的医用防护服-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1-10-09作者:刘远康 周哲 王烨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刘远康 周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防护服只能一次性使用?能不能有可以多次使用的防护服?日前,记者从东华大学获悉,该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攻破国际公认高难度技术壁垒,制备出了有限次使用的医用防护服。

据介绍,该团队有教师30余人,正高职称10余人,70%是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博士后8人,在读硕士博士生近100人。团队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20余年来,团队面向学科前沿、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专注于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及高技术纤维材料研究,先后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为打破美国杜邦公司对高端防护服的垄断,该团队与厦门当盛新材合作,加急攻关防护用无纺布,仅用20天就完成“新冠病毒医卫防护材料应急专项”布局。他们通过瞬时释压纺丝成形设备,开发出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从而制备出一系列有限次使用的医用防护服。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件,建立相关标准4项,建成了国内首条生产线,突破国际公认高难度技术壁垒,实现了高端防护服生产和抗疫医用。

在东华材料“国家队”的课堂上,专业实习是这支团队的教学最大亮点。这里的学生既搞得了科研,又下得了车间。每年夏天,团队老师都带领学生前往江苏、浙江、河南等地进行工程实践。师生白天在近40℃高温的工厂车间实习调研,晚上查阅资料,汇报交流,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是常有的事情。一位同学在实习心得中反馈:“实习好似一次‘魔鬼训练’,但却体验到课堂上无法看到的企业生产流程,掌握了大量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一入学就有机会与学院重量级教授“零距离”接触——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博导班主任”。“博导班主任”就是指除日常教学外,教授博导还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对教授博导而言,不仅要教书、科研,育人更是一生的责任。他们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在学习、科研、人生等方面“释疑解惑”并及时提供引导和帮助,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在博导班主任带领下,大一新生就有机会走进实验室,70%的大二、大三学生都能参与课题研究。

责任编辑:原春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