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青年志愿者照亮烈士“回家”路-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2-09作者:邢婷

通讯员 王欣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我6岁就没了父亲,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想了一辈子,念了一辈子,终于见到父亲的面目了……”手捧着铁道战备舟桥处青年志愿者送来的烈士“画像”,现年83岁高龄的孔祥付言语哽咽,眼中噙满泪水,谈及父亲的英雄往事,忆起幼时的艰辛岁月,更是泣不成声,频频用手帕拭泪。

孔祥付的父亲孔繁茂是抗战时期的一名地下工作者,1944年6月26日,不幸被暗探残害于山东省齐河县大黄乡孔庄村后徒骇河大坝。面对着父亲的“画像”,孔祥付伏下佝偻的身躯,带领儿子、儿媳、孙子一同磕头跪拜,聊表孝心。

一场跨越时空的“相见”,圆了烈属多年的思亲梦,也见证了红色血脉的赓续传承。

 在山东省齐河县,与孔繁茂烈士情况相同、未曾留下任何遗像的烈士有数十位,他们的子女大都已步入耄耋之年,“能在有生之年见见父亲的样子”成了烈士子女们心中一桩未了的夙愿。

为此,新春之际,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孟祥斌遗孀叶庆华在齐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协助下,发起“送烈士回家团团圆圆过大年”活动。活动邀请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参与“画像”,综合烈士亲友口述特征,反复打磨修改,一笔一画勾勒还原烈士相貌。

铁道战备舟桥处团委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担当此次送烈士“回家”过年志愿服务任务。6名青年志愿者历时2天,奔波360公里,辗转18个乡村社区,遍访数十位烈士遗属,送上烈士“画像”、春联福字及暖心慰问,让烈士“回家”与亲人团聚,也经受了一次生动深刻的红色教育。

 一幅幅手绘“画像”,一件件慰问物品,一句句新春问候,犹如冬日里的暖阳,给抱憾多年的烈属带来温馨和暖意。

据悉,最近10余年间,叶庆华先后为100多位烈士探亲寻根,找到了“回家”的路,在她看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抚慰烈属心中的缺憾,再苦再累也值得”。

通过这次新春暖心活动,叶庆华从青年志愿者口中了解到,有2位烈士均牺牲于1949年5月的上海解放战役,遗体现安葬在上海市川沙烈士陵园,烈属因种种原因未曾前往祭拜过,心里一直惦念着,叶庆华表示会帮助他们协调联络、达成所愿。同时,还有很多抗美援朝烈士仍安葬在朝鲜,叶庆华决定与时间赛跑,尽己所能,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烈士‘画像’太暖了,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谢谢你们了!”抗美援朝烈士朱善庆的外孙、在齐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的张宏伟感激地说。

责任编辑:陈凤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