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小康不小康 如今看住房-博天堂国际

3年改善30万户农房 冲刺农房改善“收官年”

中国青年报  |  2021-06-04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姗姗 周围围 见习记者 魏婉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焦尉/供图


    “老屋变新装,旧貌变新颜,居处未曾移,房新人不识。”这是最近苏北农村流行的一首打油诗。

    来自江苏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村民王一山从未想过,在晚年还能住上这样美的两层小别墅——家具家电应有尽有,房间里装上了冲水马桶,出门就有水泥路,河塘都建成水景公园,“睡着都能笑醒!”

    原来,王一山的房子是苏北典型的上世纪80年代的破旧瓦房,供水、供电、道路等条件差,镇上的环境更是“黑烟毒气满天飞,垃圾塑料遍地堆”。

    如今的刘圩村:一排排小楼白墙黛瓦、景观河道涓涓流淌、林荫步道边郁郁葱葱、生态农业园热热闹闹……

    2019年,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曾表示,相较于苏南,江苏全面小康的短板在苏北,苏北的短板在农村,农村的短板在住房条件。“苏北农村需要‘广厦千万间’,对江苏这样的地方来说,更应该早日做到,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这也是我们发展的初心、肩负的使命”。

    随后,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苏北5市全面开启了3年改善30万户农民住房条件的浩大工程。近3年来,已有近30万户像王一山家这样的农房得到改善,新鱼米之乡的现实画卷正在苏北大地徐徐展开。

——————————

    人在画中游

    小雨过后,贯穿于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佳富村的蓝、黄、绿三色线旅游公路在两旁青翠的杨柳枝条的映衬下更显明亮。

    走在村里的小桥上,由老村部改造而成的丁佳富烈士红色纪念馆无缝链接着老庄与新村,一幢幢“白墙黛瓦、小飞檐、小套窗、红宅门”的新民居前草木葱翠,老庄的农房后院鲜花盛开,河道边的防渗渠和灌溉沟点缀着田野,像一幅水墨画。

    “以前房子小,只有80多平方米,孙子孙女长大就住不开了,没有卫生间、洗澡间,冬天上厕所还要跑出去。”2019年年底,佳富村老党员朱玉海一家三代人搬进了150平方米的两层新居。

    “佳富村的农房改造最大的特色在于‘建新居’与‘改旧房’相结合。”佳富村党总支书记韩立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为避免大拆大建,老庄144户农房改善采取翻修原址、配套建设道路、排水、路灯、污水管道,实施“厕所革命”,拆除老旧猪圈等方式,“基础设施、绿化改善新老村共享,老庄的村民也不会因为新居建得好而眼红,毕竟根在那里。”

    其实,“人在画中游”的场景在苏北大地频频亮相:可在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联盟社区里赏“十里梨花白雪香”盛景,在盱眙县黄花塘镇旧铺社区闻桃香满园;可在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牛角淹新型农村社区考究红瓦红墙和红瓦白墙建筑里的神牛文化和农耕文化;可在连云港市的韩口、梁沙、黄窝等新型社区领略海滨特色;可在徐州市邳州市车辐山庄新型农村社区,见证一座座已经封顶的楼房在废弃的荒山坡上拔地而起……

    “颜值”高 乡愁更浓

    “我们会广泛征集周边农民意愿,自主选择留村、入镇还是进城,以及住房户型。”韩立芹到佳富村任职已满两年,她深知没有乡土记忆的村落无法获得村民认可。

    “我的老房宅基地有偿退出,村里补偿了13万元,相当于出了3万元就住进了新房。”去年,村民朱玉林一家三口住进了佳富村二期120平方米的新房,还在房屋两个屋脊间向阳面铺设30平方米左右的光伏瓦,“我们只掏1/3的钱,一天能发电15度,一年下来能赚2200元,5年内回本,往后15-20年就是纯收益了。”

    “室内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少年之家活动不断,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管道燃气以及村卫生室也已建成使用,佳富村村民人人都过上了绿色健康生活。”韩立芹说,为引导村民文明操办红白喜事,今年下半年还将启动建设可以容纳20桌的百姓大饭堂,“村子颜值高了,乡愁更不能淡了。”

    每天早上8点半,在距离佳富大约90公里的“孝贤之乡”——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新型农村社区,“智慧康养”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准时开门,迎接从各自家里赶来的老人们,免费为他们提供餐食、检查身体、理发、泡脚、按摩等服务。

    在家门口乐业

    为了吸引村里的年轻人回来,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专门成立了生态农业示范园,村里的老人们在大棚里种起了“多肉”,年轻人每天骑着电动车在这里来回奔波,他们通过手机向全国的“粉丝”展现500余种多肉植物。在3000多亩的示范园里,每天完成网络销售6万余单。

    “摘桃咯!”穿过229省道往东走,只见盐城佳富村4500亩省级特色桃果产业园成片成片地“铺”在黄沙土地上,村民们在油桃、水蜜桃、黄桃等种植基地作业,住在佳富村老庄的郭中龙正在园区农场里管理桃园,“现在加上土地流转收益,一年能有4万多元的纯收入,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乐业。”

    在佳富村农房改善过程中,像郭中龙这样愿意留在家乡的并非个例。

    佳富村因土质多为黄沙,适合发展桃果产业,便将村民的土地集中流转,整体包给农场主,形成28个种植桃的家庭农场,年产值达8000万元,还吸引500多人入园就业,人均年增收近两万元。

    “农房改善不是坐在家里想出来的,也不是仿照哪个村子的,而是根据村情筹划。”韩立芹说,为真正让村民住得下、留得住、能致富,他们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春风,对接上海蔬菜主供应基地平台,通过电商发展“互联网 ”电商经济,让乡村振兴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责任编辑:堵力,张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