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世界的“富裕带” 惠及人民的“幸福路”-博天堂国际

中国青年报  |  2022-07-01作者:马子倩
霍尔果斯铁路站,放满了等待中欧班列转运到欧洲的集装箱。(受访者供图)

    6月初,海关总署公布了一组统计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5.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出口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进口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在世界面临百年变局,全球疫情、地区冲突、大国博弈、逆全球化等复杂因素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合作仍然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创造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9年来,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先后与尼加拉瓜、叙利亚、阿根廷、马拉维等四国签署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等众多领域。

    世界银行有关报告曾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帮助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2021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样描述源自中国的“一带一路”: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2021年岁末表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造福世界的“富裕带”、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聚焦根本性问题:发展

    非洲内陆国家马拉维,是目前最新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的国家。今年3月,马拉维外长滕博在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仪式上表示,发展是马方的第一要务,这与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发点相契合。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指出,“一带一路”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合作共赢,不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而且要以中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中国的一个发展经验是,基础设施一定要先跟上,其他的很多发展会自然配套,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助理署长兼亚太局前局长徐浩良曾说。基础设施作为互联互通的基石,始终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发展领域。9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框架,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布局。

    因为“一带一路”建设,巴基斯坦曾经的小渔村瓜达尔,变成了现代化的港口;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设备保养和维修因缺乏资金一度停滞,如今已是地中海第一大港。呼啸穿行的中欧班列,既让不沿边不靠海的河南省同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也让哈萨克斯坦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转运输中心。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救活一座厂、带动一座城”的故事不断上演。

    从义乌到马德里、从济南到布达佩斯、从武汉到杜伊斯堡……有评论说,一列列中欧班列就是一架架互联的桥梁,串通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物畅其流之路。如今,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逾5万列,“钢铁驼队”成为亚欧大陆名副其实的“带货王”。截至今年1月底,中欧班列累计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让海外企业收获了真金白银。

当地时间6月23日,匈塞铁路员工王道泊和刘凯悦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婚礼。(受访者供图)

     转向“工笔画”的第二阶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习近平主席深刻思考、深远谋划,2016年、2018年和2021年召开了3次关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座谈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重要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说,习近平主席2018年在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带一路”工作重点发生变化的关键节点。

    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此,“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谋篇布局正式启动。翟东升认为,这也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第二阶段。他说:“第一阶段主要是顶层设计和政策机制构建,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后,重点转向施工。所以,第二阶段的特征非常清晰,是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抓落实,要干实事、出实招、见实效。围绕项目建设的一些配套措施和政策也要进一步完善。”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

    今年3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外长会上介绍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2021年“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仍在扎实推进。中老铁路、以色列海法新港等重大项目顺利竣工,中巴经济走廊、比雷埃夫斯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运营都在稳步推进。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词。中国在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初,就明确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四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等合作举措,在全球绿色复苏大潮中,切实地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从绘就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蓝图,到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再到“绿色丝路”“健康丝路”“数字丝路”等“枝条”不断延展,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目标更加坚定,方向更加清晰。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第五场新闻发布会 整理:马子倩 制图:李晗

      “一带一路”正成为全球化的“新内涵”

    “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时,用三个“不是”表明了中方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开放包容态度,顺应全球化潮流、尊重既有国际秩序的立场。

    正是因为中国理念与联合国倡导的多边主义等原则高度契合,与和平与安全、发展、人权三大支柱方向一致,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融相通,2016年11月,联合国大会首次在决议中写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93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2021年7月,联合国秘书处将“一带一路”有关倡议作为第75届联合国大会正式文件散发,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视和认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表示,中国不仅致力于自身发展,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未来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的新前景。

    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充分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不仅帮助东盟、非洲等众多发展中国家建起了产业园,同时也帮助这些国家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使得当地产业得到升级,更容易吸收制造业投资,从而带动了相关国家的出口收入增长。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看来,过去,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能一步一步、按部就班,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借助中国的成功经验,让这些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今年5月,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援引官方统计数据介绍说,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达1613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累计约1.08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286亿美元,涵盖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累计投资430.8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34.6万个就业岗位,也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世界需要中国,全球经济增长离不开中国的持续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拉加德曾高度肯定“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这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黄仁伟指出,不断扩展的“一带一路”将成为全球化的“新内涵”。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如今,虽然全球化遭遇逆流,“丝路大动脉”上的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却仍在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保持最大程度的共享。“一带一路”这条造福世界的“富裕带”、惠及人民的“幸福路”,必将逆风前行,在世界舞台上继续创写发展与繁荣的精彩篇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子倩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鑫诚,邹艳娟,李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