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掉进未名湖怎么办?”找他!-博天堂国际

北京大学  |  2022-12-30

杨小东师傅将打捞起的手机交给同学


“手机掉进未名湖里怎么办?”这个看似概率很小的意外事件,却是校园服务中心的杨小东师傅多次遇到并需要帮助同学们解决的问题。光是今年四五月份两个月,他就帮助同学从湖里捞出过五六个手机。有一次,杨师傅见bbs上有同学求助,说自己的手机掉进了一个五公分宽的缝里,而底下是一个大洞,他便主动与这位同学联系,用探照灯和钩子、粘鼠板忙活了大半个小时,终于从小缝中将同学的手机粘了出来。


学校里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小事,就是杨师傅工作的日常。作为绿化环卫管理科主管的他,不仅维护着校园的的清洁美丽,更出现在每一个同学们需要的地方。2022年,是他来到北大工作的第26年,也是他的妻子王淑花来到北大工作的第17年。今天,一起走进校园服务中心绿化环卫管理科职工杨小东、王淑花夫妇的生活,倾听他们扎根北大,相爱相守、并肩向前的故事。



采写 | 吴纪阳


摄影 | 邓枭


“园林绿化是一门学问”


对树木、繁花、草坪的细心呵护中,是一种对生活的温柔和热忱。


杨师傅在修剪树枝


85万平方米绿地、10万平方米水面、500多株古树……说起北大的校园环境,杨师傅如数家珍。在北大26年的绿化工作中,他日复一日地用脚步丈量燕园的土地,精心呵护着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每一片草地,将岁月镌刻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


“绿化工作看着不觉得什么,实际绿化修剪很有学问,很需要技术。”



说起从事园林绿化行业的经历,质朴内敛的杨师傅嘴角泛起笑意。1995年,初中毕业的他跟着亲戚来到北大,后来就留在了这里,一干就是半辈子。园林工作讲究“传帮带”,新来的工人需要由老师傅带着一起干,在实践中学习。初入北大时,年轻的杨师傅完全没有接触过绿化工作,在老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他第一次拿起大剪子,尝试着修剪树枝和草坪。在他的回忆中,自己上手比较快,没有觉得很难,“修剪这种东西,你敢下手就行”。在实践工作的同时,他也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从初级工开始考,到中级工、高级工,直到现在的绿化技师。


杨师傅的职业资格证书


从机缘巧合的偶遇到全身心投入的热爱,这是杨师傅与北大的故事,也是他与绿化行业的故事。如今,作为校园服务中心绿化环卫管理科主管的杨师傅,负责“查漏补缺”和协调组织,通过日常巡视检查绿植的水分、枝叶状态,在有需要的时候提出修剪、施肥或其他操作的注意事项。有时遇到工作量大、需要集中操作的绿化区,如大片杂草杂树的处理、早春时期的枯枝清理等,杨师傅就在小组中发挥统一协调的作用,指挥员工进行集中作业,自己也亲身参与其中。


工作中的杨师傅


杨师傅的爱人王阿姨同为绿化环卫科职工,在学校的花房工作。花房坐落在朗润园,负责学校所需的装饰花卉的培育工作。花卉培植有固定的流程:花苗先放在盆里养,春天暖和的时候翻地、施肥,把花苗种到地里,等到五月份花开了,就可以用了。五六月份再开始准备十月份用的花,也是这样的过程。串红、小李花、虞美人、三色堇……细数花房里培育的各种花卉,王阿姨笑意盈盈。在培植繁花的耐心背后,是一种对生活的温柔和热忱。


北京大学校园服务中心绿化环卫管理科主管杨小东、北京大学校园服务中心绿化环卫管理科绿化工王淑花(摄影 | 肖梦涯)


工作中的王阿姨


花房培育出的校园景观鲜花





“冲在第一线”


从2008到2022,十四年过去,再逢盛事,他初心依旧,热情未减。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杨师傅在北大邱德拔体育馆参与工作


作为校园服务中心的职工,杨师傅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更紧扣“服务”二字,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中冲在第一线。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北大邱德拔体育馆被选定为乒乓球比赛场馆。举国盛事,每一位北大人与有荣焉。杨师傅作为学校园林管理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奥运场地建设和保洁工作中。连续四个月的盒饭、每天四小时的睡眠时间、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回忆起那一场高强度的奋战,杨师傅依然记忆犹新。那一年,他被评为“北京大学奥运工作先进个人”,办公室里细心珍藏的博天堂最新的荣誉证书,镌刻的是对北大、对国家质朴的深情。



“人这一辈子能参加几次奥运会呀,而且是在中国、在北大举行,自己能够参与其中,虽然累点但觉得特别值。”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杨师傅也同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承担起北京大学志愿者接送工作,尽己所能为祖国的冰雪盛事提供后勤保障。十四年过去,从三十出头到年近半百,再逢盛事,他初心依旧,热情未减。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暴发,已经回到老家的杨师傅大年初三接到中心的电话,得知学校防疫工作需要人手,毅然离开家乡返回北京。在疫情始发阶段,学校各项防控设施还没有完善,返校的师生员工需要隔离,但没有隔离宿舍,杨师傅带领工人们紧急打扫出几栋闲置多年的楼房,作为临时隔离点。在那段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日子里,杨师傅始终坚守在学校,负责室外公共区域消杀等工作,以顽强的坚守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等候师生平安健康归来。


杨师傅自豪地谈到,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的过程中入党的。入党近二十年来,他以每一次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急难险重中的拼搏奉献,践行初心使命,诠释责任担当。







“在这里一直干下去”



“北大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迎新生、送毕业生、校园开放日、美食节、夜奔……师生们熟悉的学校大型活动,都需要校园服务中心提供的后勤保障,也都留下了杨师傅和王阿姨辛勤工作的身影。就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只要有活动,就有我们。”


杨师傅在进行开学典礼前的消杀工作


在参与大型活动服务保障的过程中,他们对学校的感情越来越深。王阿姨感叹道:“在学校待了二十多年了,比在自己家待的时间都长,那种感情用言语是没法表达的。用他(杨师傅)的话来说,我闭着眼睛,北大哪个地方我都知道。”


多年离家在外,他们有付出,也有牵挂。杨师傅和王阿姨的孩子在河北老家上学,平时他们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在学校寄宿,周末才回家,每到周五下午,估摸着孩子快要到家了,杨师傅和王阿姨就抱着手机,准备在孩子回到家的第一时间与孩子视频通话。“总不见面肯定是特别期待了。忙起来的时候没有时间想一些私事,闲下来的时候肯定会想。哪有父母不惦记孩子的。”说起对孩子的愧疚和心疼,王阿姨不禁哽咽。


杨师傅、王阿姨和他们的儿子


二十多年来,他们把学校的学生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杨师傅的手机号码挂在燕园微后勤上,很多同学遇到需要帮忙运东西等事情都会给他打电话,有时候晚上十点还会接到同学的电话。他从来没觉得被打扰,而是随时赶到同学们需要的地方,帮助同学们解决遇到的难题。


接受采访时,杨师傅和王阿姨总是专注地听着对方讲话,在对方的讲述中微笑着回忆起那些共同经历过的辛苦和幸福。他们说,他们会一直在北大干下去,迎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看着北大越来越好。在燕园携手走过半生,他们相爱相守,共同向前。

责任编辑:曹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