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清:信仰如山,初心如磐-博天堂国际

光明网-《光明日报》  |  2021-06-16作者:谭元斌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新华社武汉6月15日电(记者谭元斌)在很多人心里,张富清这个名字传递的感动、带来的震撼仍在延续。

  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今年将步入97岁高龄。2019年三四月间,张富清的感人事迹被逐步披露,为公众所知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国已有数万名党员干部到湖北来凤县民族博物馆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馆参观。

  年迈力衰,如山的信仰没有变,如磐的初心没有变。荣誉加身,他依然是那个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张富清。

  张富清穿着老式军装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1924年12月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的张富清,在西北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位“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1948年初,宜川战役打响,国民党军整编第90师在瓦子街落入我军伏击圈被歼。作为在该师干杂活儿的杂役,面对我军给出的回家可以发路费的优待政策,张富清毅然选择参加革命,成为英雄部队359旅718团的一员。

  矮小瘦弱不被国民党军官“瞧得起”的张富清,加入英雄部队后发生蜕变,最终成长为敢打敢胜的“战斗英雄”。1948年8月,壶梯山战斗打响,担任突击组长的张富清,“攻下敌人碉堡一个,打死敌人两个,缴机枪一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边部队顺利前进”。他因此荣立师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

  1948年11月,永丰城战斗打响。又一次担任突击组长,张富清携带两个炸药包、一支步枪、一支冲锋枪和16个手榴弹,夜间攀上寨墙,炸掉敌人两个碉堡,身受重伤仍独自坚守阵地到天明,数次打退敌人反扑。他因此荣立军一等功,被授予军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

  在西北解放战争中,张富清先后获得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战斗英雄”称号。

  深藏功名,造福一方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张富清按照组织安排,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1月退役转业,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赴偏远的鄂西恩施地区工作。

  他带着爱人孙玉兰扎根三省交界的恩施来凤县,一口皮箱,锁住了他在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全部荣誉。

  到来凤县后,张富清先后任城关粮油所主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等职务。他甘愿做伟大事业的一块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奉献,毫无怨言。

  为了带头示范,他让爱人孙玉兰从他分管的三胡区供销社下岗,让大儿子张建国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当知青。

  为了让群众接受自己,他住进最穷的社员家,白天与社员一起干重体力活儿,晚上开完会后,帮社员挑水扫地。

  进驻卯洞公社高洞管理区,群众反映出行难、吃水难,他带着社员四处寻找水源,50多岁年纪腰系长绳,下到天坑底部找水。组织修路,他与社员一起在绝壁上抡大锤打炮眼。

  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期间,他推动老狮子桥水电站建设,让两个生产队进入“电力时代”。

  荣誉加身,本色不改

  1985年1月,张富清站完最后一班岗,从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

  离休后,张富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住老房子、用旧家具、穿旧衣服,过俭朴生活。一个搪瓷缸、一口皮箱,他用了60多年。

  即便离休了,张富清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卧室的书桌上,摆着成堆的学习资料。享受公费医疗政策的他,为了防止家人“占便宜”,不惜锁住放药的抽屉。

  2012年,张富清因病左腿截肢。为了不影响子女“为党和人民工作”,88岁的他装上假肢,拼命练习一年,顽强站了起来。

  他讲不来豪言壮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那么质朴纯净、直抵人心。

  60多年里,张富清将赫赫战功锁在箱底、深埋心底,闭口不提,他的老伴儿和儿女都不知情。2018年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的战斗英雄身份才被发现。

  张富清荣获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诸多光环加身,他依然是那个坚守初心、保持本色的张富清;依然是那个“为党为人民可以牺牲一切的张富清”。

  这位1948年8月在战场上火线入党的老党员这样说:“我要在有生之年,坚决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党叫我做啥,我就做啥。”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6日 04版)

责任编辑:郭艳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