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舆论场引发了广泛讨论。
以过去的情况来看,人口数据和人口发展走向似乎只是一个宏观问题,一般人并没有多少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但是,这次“七普”数据早在公布之前,社会对其结果的关注度就非常高。公布之后,又引发了不同层面的分析和解读。
社会对于人口问题的关注热度,其实并不让人意外。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变化状况,包括生育率、老龄化程度等,本就与养老、就业等关系到人们生活幸福度的领域存在直接关系。拿人们最关心的房价来说,也与所在地人口存在着密切关联。所以,人口从来就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这些年生育政策的调整、放宽,也增加了人们对于人口发展趋势这一宏观问题的关切。但是,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生育成本的上升,到底是生一孩,还是二孩,乃至不生,越来越多的人面临更多的自我考量。生育自主性的逐步回归,也必然增加人们对于人口问题思考的主动性。
其实,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低生育率时代的到来,关注人口问题也是全球趋势。从政府行为来讲,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也有不少国家承受着老龄化带来的现实压力;从社会行为上来看,不光学界对于人口的研究明显增多,不少行业和具体的企业也不得不关注人口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走向。
这背后其实蕴藏着全球“人口观”的转向。那就是从担心地球“人口大爆炸”,如200多年前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受捧,逐渐演变为对于人口负增长、老龄化的担心。随着人口发展形势的变化,全球对于人口问题都表现出更多的危机感。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社会对于人口问题的讨论积极性提高,其实是必然现象。
关注即意味着力量。大量个体意识到由人口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有利于全社会在人口政策的调整上确立更多共识,从而提高社会应对人口变化的效率。当然,这种关注和讨论,本身也蕴藏着诉求和期许。此次普查数据进一步表明,中国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大国。我们的养老体系完善速度能否与时俱进,以满足社会对于“老有所养”的期待?生育率不断走低,如何通过有效行动缓解社会的生育负担和焦虑?诸如此类,都呼唤在顶层设计上给出更多系统性的博天堂最新的解决方案。
当然,社会对于人口发展问题的关心和关注在强化,国家层面也在给予更多回应。“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当民间关注与政策调整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应对人口问题自然能获得更多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