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心灵|“让我更懂你”大学生家庭关系的探索与改善方法-博天堂国际

中国政法大学  |  2023-01-09

“一天天的就知道玩儿手机,家务活儿一点都不干”

“每天晚上不睡,早上不醒,一点都不健康”

“我说你都是为了你好.......”


回家前,父母满心期待;刚到家几天我们还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但可能半月不到的时间,我们就和父母变成“相看两生厌”的状态。或许,漫长的假期只是放大了我们在与父母相处时的无措。关心的话就在嘴边,但却不知如何开口;想要聊聊心事,却总是欲言又止;明明想更加亲近,却怎么都觉得别扭......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如何能够改善家庭关系,尽量减少不愉快的相处状态。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原生家庭的氛围、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对于个体的人格成长、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能力、亲密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等都有深远的影响,部分个体或许终其一生都在家庭问题带来的困惑和痛苦中挣扎。


进入大学后,深受家庭问题困扰的同学们似乎找到了避风港,通过远离家乡、专注学业等方式来缓解或回避家庭压力,但似乎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并不非常有效,平静总是暂时的,一旦与家人联系或回到原生家庭时,就立刻被“打回原形”。



个体具有改变的力量


“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此之大,我真的只能一直这么无助、无力?和父母的相处除了逃避,只有尴尬与无措吗?”


“当然不是。问题是无法选择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问题。”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是长久的、深远的,但个体始终具有选择的权利和改变的力量。了解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并非是让我们将一切痛苦、失败与不幸都归咎于原生家庭,而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修通自己。深陷于过去的经历无法自拔,或许会让我们得到一时的心安与自怜,但若选择正视过去的经历与创伤,我们会发现,尽管过去已无法挽回,但并不能束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大学生是成年人,既不需要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也无需受到父母全方位的管控,改变生活的权利和责任都在自己手里。当我们能够客观地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发现自身的能动性时,我们就可以重新看待甚至是改善曾经让我们避之不及的家庭关系。当然,这个过程是困难的,需要我们花费时间,付出耐心。



改善家庭关系的方法


1.了解自己的父母和家庭

你了解父母的经历吗?知道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吗?了解对整个家庭而言的重大事件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吗?不妨趁着假期听父母讲讲,这些故事或许会帮助你更加理解父母曾经的体验和如今的处事方式;又或许让你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更近了,也对自己的成长环境与经历多了几分理解与思考。

 

2.接纳父母及自身的局限性

没有完美的父母和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家庭关系。父母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在的他们,或许他们做的不够好,甚至给我们带来了伤害,但这恰恰也是他们面对生活时所发展出的生存策略与应对方式,背后都隐藏着对应的需求。父母也好,我们自身也罢,原来的成长经历不论是积极的还是负向的,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接纳。除此之外,由于沟通方式、行为选择、文化认知等客观因素而导致的代沟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与父母的沟通产生了影响,时而引发摩擦与矛盾。当我们能够接纳并正视这一切时,改变就在悄然发生。

 

3.发展一致性沟通

很多家庭矛盾都是沟通不畅引发的。大家不妨回忆一下,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因为害怕真实的想法不被父母接受而选择没有底线的顺从和讨好;因为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所以“先下手为强”去指责对方......尽管这种方式可能保护了当下的我们,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却难以被看到了。


我们更鼓励大家发展一致性沟通。一致性沟通指的是表里一致的、语言可以反映内心真实想法的沟通方式。采用一致性沟通方式的个体通常不会压抑自己的情感,而是根据情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合理需要,这种言语与情感的一致会带来内心的稳定感,也会让沟通变得更加顺畅、舒适。


首先需要准确地觉察到自己的感受与情绪,然后不带任何预设和评判地接纳它们,并且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处理它们。一步步地尝试在合适的情境下讲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或许会发现,我们之前的担忧、不安和假想出来的糟糕后果都是不存在的,我们自身的一致性表达也会让家人更加放松,家庭关系更加融洽。

 

4.善用沟通小技巧

√ 十二秒原则

狂风暴雨一样的愤怒往往会维持12秒左右,控制住这12秒,情绪就能得到缓解。掌握了十二秒原则,当我们十分冲动地想要爆发愤怒时,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心底默数12秒,可以有效减少因一时冲动而导致的消极后果。


√ 注重理性表达

学生a:“上一次跟我爸妈吵架,我向他们大喊‘你们从来不会考虑我的感受!’说完他们愣住了,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是不对,可是我也很委屈,我的感受就那么不重要吗?”


心理老师:“你觉得自己的感受被忽略了所以非常难过,但是又担心自己脱口而出的话伤到了父母,或许可以试试用客观描述加上主观感受的表达方式来平衡表达需要与保护关系,比如可以说‘ 我昨天刚熬夜赶完一篇论文,非常疲惫,今天只想在家好好休息,但你们一定要带着我跟你们的朋友去聚会,我确实需要休息真的不想去,你们一直坚持还说我不懂事,所以我感觉你们没有考虑到我的感受和需要’把事实和自己的感受都不带太多情绪的表达清楚,更有利于沟通。”


√ 将问题具体化

学生a:“我觉得很烦恼,我爸妈总是不支持我”。


心理老师:“不被支持的感觉确实不好受,下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或许可以试试继续追问,弄清楚具体原因,比如你想去陌生的城市实习,父母表示不支持,那么就可以跟父母讨论一下,是担心你一个人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吗,还是担心你的能力不胜任实习工作等等,明确了具体的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有理有据地请父母支持自己。”


√ 换位思考

日常相处中,多尝试从父母的角度来思考事情,尤其是在与父母观点不一致时,这样做并非为了顺从父母甚至牺牲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而是为了促进平和的沟通及和谐的关系。例如回家后受到父母的“花式追问”而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可以试着说“爸妈我知道你们非常关心我,想多了解我的大学生活,但是有些问题我自己也还没有想好,等我想好了一定跟你们分享”,这样的表达既能让父母知道你理解他们关心你的心情,也避免了以尴尬甚至是争吵来结束对话。


√ 善于运用非语言艺术

人际沟通中93%是通过非语言信息来进表达的,包括声调、语气、眼神、动作等。与父母沟通时也可以尝试多使用非语言信息,例如一边挽住父母的胳膊一边说“今天的饭菜太好吃了,谢谢爸妈!”;一边表达希望父母可以支持自己,一边用真诚的眼神看着他们。

 

5.从自我改变开始

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改变取决于自己而非环境,包括家庭。与其对父母、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不如尝试着把焦点转回到自己能做些什么上。除了上面提到的沟通方法外,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多给予家人一些包容和夸赞,尝试着积极地做些什么,哪怕是很小的事情。比如,带着家人一起追你喜欢的剧;趁着家人向你请教新媒体问题时教他们发掘设备的多种功能;主动提出承担家务等等,让家庭关系更亲密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假期生活。


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家庭成员的活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从自我开始改变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更能够带动整个家庭系统发生变化,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氛围更加温馨和睦。


我们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给彼此多一点宽容和接纳,理解但不沉溺于过去的经历,相信自己拥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和力量,主动做出改变,促进和谐的家庭关系与自身成长。

责任编辑:曹竞
网站地图